市面上的嬰兒湯匙百百種,真的會讓新手媽媽不知道如何下手…
去過大型婦嬰用品店的人就知道,隨便一看,寶寶副食品湯匙也可以擺滿牆啊?
因為不知道怎麼選所以我就亂選,不知不覺家裡也累積了好多嬰兒湯匙。從四個月大開始,一直到現在孩子一歲半了。
寫這一篇主要給爸爸媽媽們參考(特別是新手爸媽),如何根據父母與孩子的類型,去挑選適合的嬰兒湯匙。
A菜娘挑出幾種比較常見、又具代表性的湯匙造型,給大家說明~可以用哪些條件去選擇「寶寶的第一支副食品湯匙」,會容易許多呢?
從左至右分別是:
1.感溫兒童叉匙(小獅王)
2.雙頭軟質湯匙(小獅王)
3.矽膠防燙湯匙(酷咕鴨)
4.變色感溫湯匙(Nuby)
看到第一組「小獅王感溫兒童叉匙」,包含一隻湯匙及一隻叉子。
有經驗的爸爸媽媽可能會大笑,像這種造型...不是嬰兒副食品湯匙。
這是等寶寶長大一點,大約一歲以後,可以練習自行進食時用的「兒童學習湯匙」,不要像A菜娘傻傻買錯了喔!(誰像妳呀)
第二組「小獅王雙頭軟質湯匙」,兩隻一組。
標榜湯匙的兩頭有不同硬度,軟的那頭可以餵食寶寶、安全不傷牙齦,硬的那頭可以用來刮出果泥、絞拌食物…等等。
不過後來我都習慣用硬頭測試粥的溫度,軟的那頭餵小孩就是了。
第三組「酷咕鴨矽膠防燙湯匙」。
北鼻難哄,有些小baby張開嘴巴的時刻就只有那麼一瞬間,得要抓緊時機才能把食物送入小小口中。
這款握把的角度可微調,讓爸爸媽媽餵食起來容易一些。
第四組,Nuby變色感溫湯匙,三色一組。
長長的握抦設計,讓媽媽拿久了比較不會累。握抦也有做防滑材質。
它的感溫變色功能,當遇到過高的溫度時,湯匙會轉變成白色。可以提醒爸媽小心,食物目前太燙了,不宜餵食。
除去品牌的因素不談,購買嬰兒餐具時,可以注意材質本身的安全性:
1.無毒性、無雙酚A
2.符合安全標準 或 相關檢驗合格
3.不傷牙齦材質
從上可見每一隻湯匙都各有特色,那麼到底要如何選擇才是符合媽媽的需求呢?
其實每個嬰兒狀況都不一樣,不見得一把湯匙大家都適用。
A菜娘建議可以從以下情形~去選擇適合自己寶寶的「第一支副食品湯匙」:
一、櫻桃小嘴型
千哄萬哄,好不容易肯把嘴嘴張開一個小縫,媽媽得要使出「見縫插針」的絕技,才能把食物泥準確送入口中。
《建議》這時選擇湯匙的「頭型」,會影響餵食的順利度。寶寶張口小的話,湯匙頭型太寬或材質太厚都會很不好餵,要挑造型略尖頭的湯匙,如第2組的「小獅王雙頭軟質湯匙」。
二、慢慢品嚐型
沒當過媽,還真不能體會那種…一小碗食物泥….也要餵個40分鐘的感覺,餵到天慌地老~餵到媽媽都要瘋掉。
《建議》握抦過直或過短,拿到最後手會很痠。要挑選有曲度或是把手長的湯匙才不會累。參考第4組「Nuby變色感溫湯匙」
三、大口吞嚥型
寶寶的食慾旺盛,餵太慢還會生氣,湯匙一到口邊就把嘴嘴開到最大!恨不得一口能吃下最多食物,非常好餵。
《建議》可以選擇湯匙「稍寬」頭型,一次可裝盛的食物泥較多。參考第3組「酷咕鴨矽膠防燙湯匙」造型,不過這組對六個月大的嬰兒有點太寬了,媽媽們可另挑選適中的尺寸。
四、淺嘗輒止型
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,一開始往往吃得不順利。如果湯匙底部過深,會造成每次餵完食物泥,都會殘留一小口在底部,沒有辦法吃乾淨。
《建議》請參考第4組「Nuby變色感溫湯匙」的造型,這樣就有點太深了,四~六個月大的小嬰兒比較不容易吃乾淨。
五、粗心父母型
A菜娘餵寶寶副食品之前,都會確認食物泥是否太燙,因此湯匙有沒有變色感溫功能,對我來講不是重點。
《建議》但是隊友確實有過…不小心而把孩子燙到大哭的例子。所以如果您是急性子的爸爸媽媽,可以考慮如第4組有感溫功能的「Nuby變色湯匙」。
試了許多不同造型的嬰兒副食品湯匙,小羽一歲以前用,最多的就是「小獅王雙頭軟質湯匙」。前前後後買了三組(共六支)。
主要因為它的湯匙頭型和深淺度~都比較適合我女兒,材質也安全。
與其它進口品牌的寶寶湯匙相比,價格也相對親民。在嬰兒寶婦嬰用品店購入,一組59元(兩支)。
缺點是容易吃色、用久了會有毛邊,不過因為價格便宜,A菜娘通常都直接換過買新的。還有它的握柄很短,長時間餵食的話比較容易累。
看完了以後,有沒有覺得嬰兒副食品湯匙學問多多呢?其實坊間的寶寶湯匙種類有非常多,爸爸媽媽可以多試試、多比較喔!
期待您到粉絲團看看,您的支持~是我分享寫文的最大動力喔(笑)!